受到疫情影響,科技部今天也採用「線上記者會」模式,邀請學者來說明從珊瑚中發現的氣候變化資訊等研究成果。
利用珊瑚標本進行氧同位素分析,可以從中獲取氣候變化資訊。台大地質系團隊參與國際研究,提供「高精確鈾釷定年技術」,重建印度洋的偶極震盪歷史。台大地質科學系國家講座教授沈川洲指出,「(一般)吹西風的時候,這個水氣會從熱的印度洋帶到這個東南亞,帶到澳洲這邊來;可是呢,當你在正相(印度洋偶極事件)的時候,當你在正相,是吹東風,阻斷印度洋來的雨水。於是呢,這邊就會呈現乾燥,那這個就帶來澳洲這邊森林大火的主要原因。」
正相印度洋偶極事件,其實普遍存在,但500年前平均25年發生一次,但最近這60年,變成平均3年一次。最近這一千年以來,極端事件只發生過10次,但在這60年期間,已經發生4次。比方去年的澳洲野火,就和這種氣候現象有關。而且這樣的偶極事件,和「中太平洋型聖嬰」事件會共伴發生,間接影響台灣的降雨型態,並增加夏季颱風強度還有秋季颱風侵台的可能性。沈川洲表示,「中太平洋聖嬰發生的時候,(加上)全球暖化,那中太平洋就異常高溫。異常高溫,這個地方是誕生颱風的家,颱風的故鄉,於是因為你能量很高,那產生颱風的機率就變高。」
公布研究成果,科技部選擇採用「線上記者會」,而這種方式,近期也被立法院、藝文和社福團體等單位所使用,包含U簡報、臉書和Youtube直播等方式,希望能保留受訪者和記者間的問答過程,但彼此不用面對面互動,來降低群聚感染風險。
本篇文章引用自此:https://news.pts.org.tw/article/472603
熱門關鍵字
留言列表